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我校承办的2025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机电设备维修项目比赛顺利完成全部赛程,赛事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精神,为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选拔天津市的顶尖技能英才。
本次比赛面向行业、企业与院校,吸引了来自企业职工、院校教师及学生组成的多支队伍参赛,赛事设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采用“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测试选手的专业理论功底与实操应用能力。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投入比赛,在为期三天的赛程中,展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与良好的职业素养。
大赛启幕:高标准,严要求
10月31日,大赛以理论选拔为开端,隆重拉开帷幕。理论考试共计54队参赛,其中来自企业、院校的教师职工组共计33队,学生21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职工组和学生组各20队进入实操竞赛环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杨旭亲临比赛现场,视察赛事组织工作,详细了解赛程安排与后勤保障情况,并对参赛选手给予了亲切鼓励。
赛场鏖战:展技艺,显真功
机电设备维修项目,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考验的是选手们面对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故障诊断、精准维护与高效协同作业能力。比赛现场,气氛紧张有序,选手们或凝神屏息,仔细阅读图纸与技术文件;或手持工具,在设备机台前熟练地进行排查与调试;或围聚在控制柜前,针对一个复杂的PLC程序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每一位选手都全神贯注,将平日积累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实操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高效地完成所有赛项任务。他们坚定的眼神、娴熟的动作和默契的团队配合,完美诠释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与职业风采。

圆满收官:育匠心,向未来
经过三天的激烈比拼,赛事顺利完成全部赛程。裁判组秉承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对选手的操作流程、工艺规范、完成质量及安全文明生产进行了严格评判。历经三天激烈角逐,全体参赛选手充分彰显了扎实的业务能力与过硬的专业素养。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天津市选拔出了参加国赛的优秀种子选手,更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广大青年学子和企业职工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创新业绩的热情。

裁判检查选手成果

裁判团队及工作人员
匠心铸就梦想,技能点亮未来。本次大赛精准对接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为我市选拔、储备了一批懂技术、善维修、能创新的优秀技能人才,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我校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坚信,通过高水平的技能竞赛,必将有力推动我市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为天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的“工匠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