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附属高级技校举办“爱岗敬业弘扬工匠精神”报告会,邀请孟维、李戈、彭健生3位专家到校作“爱岗敬业 弘扬工匠精神”报告,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附属高级技校班子成员、师生党员、学生代表参加。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能工艺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工匠、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孟维讲述了个人学习、工作经历。刚踏上工作岗位,由于自身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生产一线工作需求,他第一次真实地感觉到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他每天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工作。师傅的一句话用“动脑筋”来代替“耗时间”,让他明白了工作要勤于实践、更要勤于思考。一次比赛的失利,更加激发了他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工作十六年来,他凭借着一股韧劲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破解了高强钢加工工艺、起重机核心零部件中心回转体加工等诸多难题,总结发明了孟维滑轮操作法、G1代起重机中心回转体套筒加工法等146项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9次荣获全国QC成果一等奖。2017年7月,由公司一线骨干精英组建孟维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起重机调试技能工艺师、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李戈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从“调试状元”到岗位末尾淘汰再到调试技能工艺师。他工作中精益求精,在创新研发的第一线奋力攻关,不断超越着自我,被称为推动产品优化升级的“拼命三郎”。他用坚实的脚步和进取的人生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2017年,李戈代表公司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起重机三连吊,即操作XCA1200吊起XCT80L6再吊起XCT8L4,再通过XCT8L4累积20米高平台,最终将XCT8L4放置于平台上。吊装均是软连接,动作延时,加之吊装过程中重心变化可能倾翻、起重机受风吹摇摆不定、距离大难以对准,都给吊装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稍有不慎吊在空中的起重机就可能倾翻。李戈稳中有细,沉着应对,凭借丰富的吊装经验和精湛的操作技艺,克服重重困难,对吊钩、平台等吊装过程晃动轨迹、距离预判、提前动作,最终凭借高超的操作技能成功完成了央视“挑战不可能”起重机三连吊项目,成功登上央视挑战不可能“荣誉殿堂”,彰显了徐工人“大国工匠”精神。
中船重工第七〇七研究所加工部磨工高级技师、天津市首届“津门工匠”、国防工匠、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健生2002年进入中船重工第七〇七研究所工作,主要负责高精度陀螺仪零部件的磨削加工。他加工的马达轴成功应用于辽宁舰、潜艇、驱逐舰、导弹、北斗导航卫星和陆军指挥车等武器装备上。作为青年技术骨干,他在科研生产中知难而上,带头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在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科研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在工作中“磨”出的技艺,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原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开拓创新,发扬“匠人”精神,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攀登,为惯性导航系统的研制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附属高级技校党委书记张世龙说,全体教职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要遵循,以此次报告会的召开为契机,大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工作者,严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技术方面默默坚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多出优品精品,让“工匠精神”得到世代传承。
报告会上,附属高级技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吴远志为三位工匠大师颁发专家聘书。
会前,三位工匠大师分别在数车实训车间、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室与师生进行技术交流并给予指导。